傳承‧日本生活文化
(Page Top CTA)
回答簡單問題,贏取日本尊尚餐飲禮遇!
活動日期:即日至2021年2月9日
(Page End CTA)
閱畢MIDWAY的分享,希望在生活中找到一些和風美感?
立刻參加活動,分享你在日本旅行時體驗過的文化生活,即有機會贏取特選日本餐廳雙人Omakase午膳料理或日本工藝禮品。
頭獎:特選日本餐廳雙人Omakase午膳料理
優異獎:益子燒飯茶碗
(MIDWAY Profile)
MIDWAY兩位主理人PAN與RITA,前者熱愛攝影更喜愛旅行,尤其日本,親身遊歷多個地區;後者則愛拍攝日常生活及旅行的回憶。二人組合慢慢發覺「人生旅途中,會遇上不同的人和事,眼睛看到的可能一樣,但感受和體驗卻不盡相同。」,因此希望藉著照片及文字分享各自對生活、設計、旅行的想法。
配圖:
Midway_logo_WH.ai
Pan2.jpg
Rita2.jpg
(Inside Page Entrance)
1)日本・舊地新遊
日本北阿爾卑斯山脈小鎮
2)日本生活匠人
鳥取・益子
3)日系自然生活文化
奈良吉野杉之家
===================
Topic 1
日本・舊地新遊──日本北阿爾卑斯山脈小鎮
Photo link: https://www.dropbox.com/sh/byd09l544zblfge/AADMDOiy407OFd_VcUxkYNmoa/%E6%97%A5%E6%9C%AC%E3%80%82%E8%88%8A%E5%9C%B0%E6%96%B0%E9%81%8A%20%E6%97%A5%E6%9C%AC%E5%8C%97%E9%98%BF%E7%88%BE%E5%8D%91%E6%96%AF%E5%B1%B1%E8%84%88%E5%B0%8F%E9%8E%AE?dl=0&subfolder_nav_tracking=1
日本每每有些地方讓人想一去再去,當中不少地方在重遊的時候,會再次發現新事物、新魅力。「日本北阿爾卑斯山脈」這名字看似陌生,但松本城、上高地、白馬這些景點早已為人所認識。位於長野縣這段由松本市延至日本海,擁有豐富自然資源,田野、湖泊、山岳,四季分明,千變萬化。同時,這裡的文化生活亦慢慢累積並擴展開來,文藝小店、美術館、藝術祭等等都發展不錯,成就一個慢活的理想環境。
照片
01 29 64 67 79
(Heading)
自然景觀
(Subtitle)
涸澤
上高地處處都是絕景,遊人亦非常多,若然想探秘,可從上高地巴士總站往小梨平營地方向,沿著登山道走,穿過茂密森林,經過三個小時的平衡步道後,便開始圍著氣勢磅礡的屏風岩走上山。多走約四個小時,穿過矮林後便可到達以紅葉見稱、山谷景觀壯麗的涸澤圈谷。處身圈谷之中,日本百岳之奧穗高岳、北穗高岳都盡收眼底。秋天時三段紅葉加上全年不會融化的萬年雪形成一道360度的風景,吸引不少登山愛好者前往。
照片(https://www.dropbox.com/sh/myw5kmo90jacbrj/AAAIYYusnT_e-Q0YNIFCuFE0a/%E6%B6%B8%E6%B2%A2?dl=0&subfolder_nav_tracking=1)
DSC_3634
IMG_6009
DSC_3903
DSC_3716
DSC_3910
上高地
網址:www.kamikochi.org/tw(中文)
(Subtitle)
安曇野
往北前進,離開松本市區後沒多久便是安曇野的廣闊田野,翠綠的樹木草地和田野間的小木屋交織出如油畫的風景。道路旁邊的安曇野知弘公園背靠著日本北阿爾卑斯山岳,展望著前面一片綠意盎然的田園景觀,不失為一個極佳的中途休息點。園內種植了不同種類的植物及放置了一輛舊式火車,並改裝成為繪本圖書館,非常適合一家大小在這裡遊玩。
照片
(https://www.dropbox.com/sh/myw5kmo90jacbrj/AAAzjYOs-YEW0F_e6IXP3jTPa/%E5%AE%89%E6%9B%87%E9%87%8E%E3%81%A1%E3%81%B2%E3%82%8D%E5%85%AC%E5%9C%92?dl=0&subfolder_nav_tracking=1)
DSC09758
DSC07387
DSC07405
DSC07406
安曇野知弘公園
網址: chihiro-park.org(日文)
(Subtitle)
黑部溪谷
位於立山黑部的黑部發電廠工程規模浩大,過程中開鑿出氣勢磅礡,絕景處處的黑部溪谷─下之廊下步道。這一段由黑部湖至阿曾原小屋的步道長約20公里,是日本最深的V型峽谷,大部份路程也十分險要,每年只在九月初至十月底短暫開放。途中不但可以欣賞各式奇岩怪石和水色艷麗的黑部溪谷,在紅葉漫山的時候更可一睹峽谷千紅萬綠的絕景。
注意:此段步道為進階路線,需要有充足準備及登山經驗才建議前往,免生危險。
照片
(https://www.dropbox.com/sh/myw5kmo90jacbrj/AAB3r8jODnK7Y-gUoo5quRLAa/%E9%BB%92%E9%83%A8%E6%B8%93%E8%B0%B7%E3%83%BB%E4%B8%8B%E3%83%8E%E5%BB%8A%E4%B8%8B?dl=0&subfolder_nav_tracking=1)
DSCF9148
DSCF9115
DSC_0660
DSC_0662
DSC_0690
下之廊下步道(阿曾原溫泉小屋)
網址:azohara.niikawa.com/news/(日文)
(Subtitle)
白馬岩岳
白馬岩岳一直是滑雪愛好者必訪之地,山頂展望台「HAKUBA MOUNTAIN HARBOR」為這裡帶來另一種魅力。在木製平台之上,遊人可以在海拔1,289米的高度無阻隔地欣賞白馬三山的四季景色。同時大家可在來自紐約的「THE CITY BAKERY」點一杯咖啡,一邊沉醉於大自然的恩惠,一邊吃一口香軟的麵包。
照片
(https://www.dropbox.com/sh/myw5kmo90jacbrj/AADX7EJnqABS_qXvTIO0CiGLa/%E7%99%BD%E9%A6%AC%E5%B2%A9%E5%B2%B3?dl=0&subfolder_nav_tracking=1)
37
38
39
DSC_2711
DSC_2730
HAKUBA MOUNTAIN HARBOR
網址:iwatake-mountain-resort.com/hmh(英文)
(Heading)
文化生活
松本市是一個十分文藝的城市,市內的書店、藝術用品、音樂器材店為數不少。而且四處都是和洋交集的古老房子,時間彷彿倒流。遊人來到除了欣賞日本三大名城松本城之外,在周邊的地區都有不少藝文生活小店,大家可以花上一整天的時間感受松本的文藝氣息。
照片
02 03 15-18
(Subtitle)
獨立書店
從松本車站往東邊一直走,有結合專題展覽空間、宿泊、咖啡店的獨立書店「栞日」。書店改建自一間舊商店,地下一層是咖啡館,樓上一層則出售一些設計獨特、印刷精美的刊物,並同時為日本的藝術家、創作人舉辦展覽。由大小不一舊木櫃堆疊而成的書架已經成為書店的標記。
照片
05-09
栞日
網址:sioribi.jp(日文)
(Subtitle)
活化舊藥局
松本有著不少的古建築,一些惜物之人會保留這些舊建築,選擇與之並存,活化成商店。其中原址是昭和八年建成的一家藥局,古老的洋式建築擁有挑高的天花和明亮的木製大窗。木工作家的店主把地下改成自家Shaker Box品牌的陳列室,二樓是咖啡店及選貨店,三樓便是自己的住宅。整棟建築瀰漫著濃厚的歷史氣息,十分漂亮。
照片
11-14
LABORATORIO
網址: laboratorio.jp(日文)
(Subtitle)
北阿爾卑斯國際藝術祭
距離松本市1小時車程,大町市一帶人口較少,為了加強藝術與自然、地域的關聯及吸引更多遊人,自2017年開展了三年一度的「北阿爾卑斯國際藝術祭」,由成功為「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帶來不少掌聲的北川富朗先生所策劃。展覽以「水、木、土、空」四個大自然元素為主題,藝術家透過他們對大町市的自然景觀及土地文化的觸感,在幾處不同的區域設計裝置,表達他們的所觀所想。
照片
28 30 32 33 34 27
北阿爾卑斯國際藝術祭
網址:shinano-omachi.jp/zh_hant(中文)
Topic 2
日本生活匠人
(Heading)
鳥取
Photo link: https://www.dropbox.com/sh/byd09l544zblfge/AADVo0YAPZnoSUrdXu5GARDJa/%E6%97%A5%E6%9C%AC%E7%94%9F%E6%B4%BB%E5%8C%A0%E4%BA%BA%E3%80%80%E7%83%8F%E5%8F%96?dl=0&subfolder_nav_tracking=1
上世紀二十年代,一批日本思想家發起了「民藝運動」,深信工藝美學不一定只存在於博物館內,亦可體現在民間的生活器具上,他們走訪日本各地方陶器工房,發掘每處的特色。其中國寶級設計師柳宗理先生曾親自來到鳥取,向當地的陶器工房提供意見,監修一系列黑、綠、白三色釉的器具。該系列一直流傳下來,讓鳥取「民藝」得以廣為人知,時至今天,當地的觀光列車也用上這些器具作裝飾。
照片
11
(Subtitle)
因州中井窯
在全日本都享負盛名的陶器工房——「因州中井窯」,第一代老闆坂本俊郎先生,在思想家吉田璋也先生指導下,利用麥秸灰、木灰、礦石、銅及鐵粉等成分,開創出黑、綠及白三色釉彩為基礎的陶藝品,並成為了中井窯的代表顏色。燒製後的陶器顏色亮麗鮮明,對比強烈,擁有可見的高難度分色技巧,有著超前的現代感。
照片
01 07 08 09
第三代傳人坂本章先生是個平實的職人,無論造功、製法,都保持前人質素。即使是手工製品,亦可做出一件又一件大小及形態都幾乎一致的陶器。
因州中井窯
網址:nakaigama.jp(日文)
照片
02-05
(Subtitle)
鳥取民藝美術館
鳥取民藝美術館由幾棟古老建築物組成,集合了藝廊、賣店以及使用展藝器具的餐廳。似是現在常見的選貨店經營模式,但其實在六十多年前已存在。創辦人吉田璋也先生原是一名醫師,對於世界各地的工藝品都有濃厚的興趣,更透過獨到的美學觸覺,協助各地方工房製造具有藝術價值,可流傳後世的工藝品。美術館內除展示了吉田先生歷年收集的民藝品、日用品之外,還可欣賞當年的精巧家具,建築物本身的面貌也值得細賞。
照片
12-15
鳥取民藝美術館
網址:www.tottori-tour.jp/zh-tw/food/98(中文)
(Heading)
益子
Photo link: https://www.dropbox.com/sh/byd09l544zblfge/AACgbllGsRrMjqNBUvh5MOeIa/%E6%97%A5%E6%9C%AC%E7%94%9F%E6%B4%BB%E5%8C%A0%E4%BA%BA%E3%80%80%E7%9B%8A%E5%AD%90?dl=0&subfolder_nav_tracking=1
比起日本其他動輒幾百年的古窯,只有百餘年陶業歷史的栃木縣益子町,的確像是一個快高長大的孩子。一切改變都是由一位稱為「益子燒之父」的陶藝家濱田庄司所帶來,由原本只引進外地陶工、不斷開發新製品與從事技術改良的工作,慢慢創造出一種十分地道的「益子燒」風格。他創作出具有民藝氣息的工藝作品,漸漸形成一種新風潮,更吸引不少年輕陶藝家來到益子開始自己的工作室,在這裡鍛鍊製陶技藝。
照片
03 09 07 08
(Subtitle)
益子陶器市
每年春秋兩季,這小鎮更有向旅客展示陶器作品的盛典,街道上超過三百個攤檔讓前來的遊人沉浸在各式各樣生活陶器及溫和樸實的氣氛當中。陶器都是直接由製作者手中賣出,因此價錢十分便宜。展期短短幾天便吸引了成千上萬由外地遠道而來的遊人,受歡迎的窯場只消半更便把作品全數賣出,十分厲害。
照片
01 02 14 15
當中一些年青品牌,創作風格與傳統益子陶器十分不同,如充滿幸福感的生活步調,形狀大都十分可愛。他們的靈感不少都是來自日常生活體驗,無論是一個用具、一個水果、甚至是一份甜點,也可以成為陶器的形象,顏色亦十分繽紛,因此雖然一直只在網上銷售,已經充滿人氣。
照片
10-12
益子陶器市
網站:blog.mashiko-kankou.org/ceramics_bazaar(日文)
Topic 3
日系自然生活文化
奈良 吉野杉之家
Photo link: https://www.dropbox.com/sh/byd09l544zblfge/AABMmnGe0rYj7q5_CHSqdEt6a/%E5%93%81%E5%91%B3%E6%97%A5%E7%B3%BB%E7%94%9F%E6%B4%BB%E6%96%87%E5%8C%96%E3%80%80%E4%BD%8F%E5%AE%85?dl=0&subfolder_nav_tracking=1
座落於奈良縣吉野町的「吉野杉之家」是個關於社區群體的住宿企劃,透過設計與建築,令旅客及當地住民建立聯繫。吉野郡就像日本很多偏遠地區一樣,人口逐步減少,可是這個擁有不少天然資源及職人工藝的地區,其實具有不少吸引力。「吉野杉之家」就像一個舞台、一個連繫,將當地的魅力再次展現出來,同時來自外界的活力衝擊又會重新注入,旅客走進去的一刻,就成為了一起生活在這個小鎮的群體。
照片
01 02
「吉野杉之家」坐落於由西向東的吉野川旁,早晚與太陽為伴,日出日落都是「定番」風景。屋前就是居民們散步、釣魚的地方,屋後就是民居,旁邊還有幾株參天巨樹。從遠處看,「吉野杉之家」全木材設計低調自然,構成如畫一般淡雅美麗的風景。由於主要建材來自吉野山盛產的杉樹,室內充滿一股杉木清香。地下一層為共用的起居空間,一列落地玻璃窗面向吉野川,設計簡潔統一而富有意境。
照片
03 05 06 07
早上,住客可以享用由附近民居太太準備的早餐,太太會在早上帶同食材一邊與我們聊天,一邊準備食物。屋內的人一同吃早餐時,是最能體會「吉野杉之家」強調的社區互動情懷,不只是居民與旅客,居民之間也會閒話家常,就連屋外走過的晨運客也會打起招呼來。這一種自然而生的生活感是整個住宿最難能可貴的回憶。
吉野杉之家
網址: www.yoshinocedarhouse.com(英文)
(Subtitle)
吉野山古剎參拜道
「吉野杉之家」離賞櫻勝地吉野山只需20分鐘車程,看過了吉野山「一目千本」的千本櫻絕景後,可以選擇散步於吉野山古剎的參拜道上。在櫻花盛開的季節,道路上人潮眾多,售賣當地名物柿葉壽司、葛餅的店舖比比皆是,而最寫意的莫過於隨意走進路邊的茶室之中,靜靜地欣賞窗外山櫻搖曳的姿態。
照片
9 10 14-17
吉野山
網址:www.yoshinoyama-sakura.jp(日文)
(Subtitle)
觀光列車
想看漫山櫻花,亦有新加入的觀光列車「蔚藍交響曲Blue Symphony」行走於大阪「阿部野橋站」與吉野山登山起點「吉野站」之間,車內無論座位配置或服務都營造出一種成熟品味的貴重感。沿途櫻花、神社、佛寺和原始的自然景色外,還有當地特產的葡萄及草莓等水果酒廠,列車把各種元素串連起來,讓它們像古典交響樂一樣調和並融。
照片
11-12
蔚藍交響曲Blue Symphony
網址:www.kintetsu.co.jp/foreign/chinese-han/blue_symphony(中文)
The post 傳承‧日本生活文化 appeared first on 日本國家旅遊局 - 日本總有再去的理由.